于近日舉行的2016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的主題為“弘揚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強國”,這是繼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之后,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全力推動“工匠精神”回歸的務實之舉,這無疑將對中國制造向中高端邁進、實現產業升級產生積極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016年職業教育活動周期間,筆者先后參加多所職業院校組織的相關活動,每每被各地學校如火如荼的特色宣傳和琳瑯滿目的成果展示所感染、感動。各院校緊扣“工匠精神”的主題策劃,為職業教育活動周增添了亮色,成為廣大師生喜聞樂見、津津樂道、踴躍參與的熱點項目。
然而,在與教師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筆者也明顯感到有許多老師對“工匠精神”一頭霧水、滿臉困惑,與熱火朝天的活動氛圍形成鮮明反差。
分析原因,這種狀況的出現,與“信息不對稱”或許有很大關系。現實生活中,教師和學生對于“能工巧匠”雖然常有耳聞,但真正能夠見到“廬山真面目”的卻很少,尤其是那些身懷獨家絕技絕活的大師級人物,更是難有相見的機會,要了解其實際生活幾無可能。此等現狀,使得那些工匠大師們在人們的心目中變得神秘莫測、諱莫如深。
2015年“五一”期間,中央電視臺播出了大型專題片《大國工匠》,集中展示了8位國寶級巨匠,將他們從幕后推到臺前,并進一步展現在聚光燈下,這對于宣傳和弘揚“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這些經過層層篩選出來的代表人物,經由影視傳播技術的渲染,在增強人們對于工匠的欽佩之余,也“嚇壞”、“嚇退”了許多崇拜者:“巨匠”們從事的是飛機、高鐵、衛星等“高大上”行業,具備的又是常人難以企及的獨門絕活,不由得讓人知難而退,這顯然是媒體在策劃專題宣傳時始料未及的。
再者,隨著“工匠精神”的日益走紅,各類媒體對于“工匠精神”的解讀也五花八門,且“簡單片面解讀”與“過度渲染”兩種極端現象同時并存,掩飾了“工匠精神”的本來面目。當前,網絡上出現了許多關于“工匠精神”的概念、核心、宗旨、目標等解釋,令人目不暇接。僅“工匠精神”的“關鍵詞”,就有“追求卓越、崇尚質量、敬業愛崗、持之以恒、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堅持不懈、耐心專注、攻堅克難、挑戰自我”等若干詞條,而關于工匠“特質”的提煉,更是多達20多句,諸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認可自己的身份、一輩子只干一件事、不為五斗米折腰、堅持為不二法則、近乎于神經質般的藝術追求”等,不一而足。對于普通人來講,要想比較清晰地理解這些詞句已屬不易,再要對應到工匠大師們的身上,不暈才怪。而既暈之,則何來近之?
因此,筆者建議,在院校宣傳層面,對于“工匠精神”的解讀宜簡不宜繁、宜粗不宜細、宜實不宜虛,宜潤物無聲,忌一股腦兒、一次性地和盤托出,以免讓師生產生畏懼,遂敬而遠之。在培育“工匠精神”的實踐層面,院校不妨多組織師生通過走訪,去深入了解周圍能工巧匠、名家大師們的工作內容、真實生活乃至內心世界,揭開其神秘面紗,縮小師生與他們的距離感,從而引導大家了解工匠、理解工匠,并進一步立志成為工匠。
需要達成共識的是,“工匠精神”是眾多能工巧匠身上共有的特殊品質,這些品質在工匠身上有,在普通人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這些品質積累強化到一定程度,便會由量變產生質變,成為“工匠精神”。基于這一認識,就教師群體來講,教師身上也有工匠精神,教師也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把教書育人的工作做到極致、把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做到極致、把科研工作做到極致。所以,廣大職業院校應當積極組織教師結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和工作內容開展討論,如何培養自己的“工匠精神”、如何將“工匠精神”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內生動力。
從廣義上講,“匠”無具體職業之分,普通之匠統稱“匠人”、“手藝人”,優秀之匠方為“工匠”。同理,素養平凡、能力一般的教師常被稱作“教書匠”,而具備“工匠精神”并能堅守敬業愛崗原則,從而把育人工作做到極致的教師,可以譽稱為教育家。
綜上所述,“工匠精神”并不神秘,教師都可以成為工匠,學生也可以。關鍵的問題在于,需要努力揭開“工匠”的神秘面紗,還“工匠”以原形,進而毫不懈怠地培養師生的“工匠精神”。
(作者系浙江永嘉學院副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