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知識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大學提出了越來越多的期望和要求,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社會發展面臨的各種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已成為現代大學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高等建筑教育的發展要與社會需求和經濟發展密切掛鉤,要服務于社會的長期目標和需求。服務工程建設領域是當代高等建筑教育的重要宗旨,但對于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和不同隸屬關系的大學來說,服務社會有著不同的要求和途徑,各高校應根據自身的學科優勢和地域特點而采取相應的做法,成為推動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安徽建筑大學是安徽省惟一一所以土建類學科專業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擁有6個一級學科、2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5個專業學位授權點、8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0個國家級和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節能研究院、建筑科學研究中心、徽派建筑研究所等25個科研機構。多年來,該校緊緊依托“大土建”學科優勢,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凝練科研方向,在節能環保、城鎮化與徽派建筑、地下工程、公共安全、先進建筑材料等重點領域,形成了多個具有較大影響、特色鮮明的科研方向和學術團隊,結合安徽省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主動服務安徽省地方經濟建設。
■發揮學科優勢,突出技術需求導向
安徽省合肥市是我國住宅產業化試點城市。為服務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安徽建筑大學利用自身優勢,在已有的研究基礎上,面向建筑工業化領域市場需求,與遠大集團公司、安徽建工集團等單位在新型裝配式建筑體系、裝配式疊合樓板結構性能、裝配式結構連接節點受力性能與抗震性能、裝配式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和受力性能、BIM裝配式建筑智能管理等領域開展合作,取得顯著成效。
同時,該校圍繞安徽省、合肥市“十二五”和中長期重點發展產業,提供智能建筑和智慧城市以及物聯網技術支撐,先后在智慧管網(線)、智慧施工、智慧城市管理、智能建筑、智能家居、建筑電能質量、智能用電、建筑信息數據庫城市及工程地理空間信息化、虛擬城市關鍵技術、虛擬城市數據庫構建、水污染治理與資源化利用、飲用水水質安全、水質預警與智能監測、環境生態工程、大氣污染控制等領域開展研究,研發系列化智能建筑、建筑節能和智慧城市應用終端、中間件與應用軟件并實現產業化應用,面向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慧管網、智慧社區、智慧校園、建筑能耗監測與建筑能效評估等重點應用行業,提供智能化決策方案與系統開發綜合服務。
該校還面向合肥市軌道交通工程和城際軌道交通工程領域的市場需求,針對合肥市地質構造復雜、城市中心地下管網密集、隧道施工與監測技術難度大等特點,與合肥市重點工程局合作,開展軌道工程施工監測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輕質、高強、耐高溫、環保的隧道襯砌等新材料,為合肥市軌道交通提供技術支撐。
■構建多樣化產學研合作模式
多年來,安徽建筑大學積極為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始終堅持“共同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原則,與地方政府、大型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開展合作,采用戰略聯盟、戰略合作、政產學研合作、校企項目合作、校辦產業、技術轉讓等多樣化模式,主動服務地方與區域經濟建設。如:積極做好科研基地開發與培育工作,加強與各市地、大企業、大集團的聯系與交流,不斷擴大服務領域,先后根據地方和區域技術需求,在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等方面,與合肥市建設委員會、巢湖市、池州市人民政府、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大型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開展合作。
此外,該校近年來還努力打造科技創新平臺,積極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先后建成安徽省建筑結構與地下工程重點實驗室、安徽省智能建筑重點實驗室、安徽省水污染控制與廢水資源化重點實驗室、安徽省綠色建筑先進研究院等15個科技創新平臺,并發揮防災減災工程與防護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學科優勢,開展土木工程領域的工程結構抗震減災、高層建筑火災下的安全評估、地下工程安全防護技術、建筑防災減災評價理論與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該校校長方潛生表示,在“十三五”期間,該校將繼續加強學科建設,強化重點科研平臺建設,完善管理運行和評估機制,并抓好標志性成果和標志性項目建設,重視和支持對重大科研成果的總結和科技獎勵的申報,繼續加大對節能環保、城鎮化與徽派建筑、地下工程、公共安全、先進建筑材料等重點科研領域的扶持力度。同時,該校還將強化社會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的提升,積極融入區域和行業發展,完善和實施學校產學研合作管理辦法,加大各項校地、校企合作協議的推進落實力度,促進政產學研結合,服務“美好安徽”和“美好鄉村”建設,切實提升學校的行業影響力以及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
本報記者 彭林 通訊員 李萬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