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看曰本女人大战黑人视频,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咨詢專線:400-685-8581     加入收藏  
首 頁 關于我們 新聞動態 建機安全 專家視點 在線學習 政策法規 技能競賽 教材資料 教學設備 下載中心 公益培訓 在線問答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學研究與就業 >> 正文  
將工匠精神植入職校生心中

      發布時間:2018/7/6 16:27:34     瀏覽:2621

 來源: 中國建設報

□ 劉占山 張振

工匠是指有技藝專長的人,工匠精神是工匠對自己制作或生產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致、視技術為藝術的精神理念。我們大致可以從3個層面來理解工匠精神:在思想層面,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在行為層面,是開拓創新、持續專注;在目標層面,是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工匠精神蘊含著敬業、嚴謹、踏實、專注、創新、拼搏等可貴品質。因此,決不能把工匠精神簡單地理解為只是手工勞動者應該具備的精神,它其實是所有職業人都應該具備的精神。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工匠精神應包含理想信念、愛黨愛國、誠信友善等價值取向。工匠精神是民族素質的重要內容,它首先體現為職業操守,這種職業操守不是靠法律或制度限定的,而是來源于“道德的力量”和“職業精神”。

職業院校是培養“大國工匠”的搖籃,職業院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是職業院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務之一。因此,職業院校必須將工匠精神的培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將工匠精神植入學生心中。

職業院校強化工匠精神的意義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人才。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不僅需要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更需要數以億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當今的青年學生,其人生黃金時期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完全契合,如若這一代年輕人具有工匠精神,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目前,我國經濟運行仍存在一些問題,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突出,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困難增大。除產業結構本身原因外,產業工人隊伍素質是關鍵的制約因素。據測算,我國制造業人員中高技能人才只占5%;技術工人隊伍中,初級工、中級工占比達到73%,高技能人才比重遠低于工業發達國家水平;74%的進城務工人員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六成以上沒有接受過非農職業技能培訓;在非公有制企業、小微企業,技術工人更是嚴重匱乏。一個國家的產品質量往往被視為一國之文明程度;一個國家的產品信譽往往代表著一國之國民尊嚴。我國正在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中國制造”正在向高端、智能、綠色、優質闊步邁進。在這一歷史轉變過程中,迫切需要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

同時,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平合作、開放融通、變革創新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得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響應、支持和參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鍵在人才、根本在教育,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必須要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的作用,因為職業教育可以對“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提供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和職業教育中國方案、中國標準。

職業教育需得到“正視”

近年來,雖然職業教育得到了上至中央、下至社會的普遍關注,重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讓人“尷尬”的事情仍然時有發生。如某省于近日印發的《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中“治理內容及措施”部分指出:“屢教不改或者情節惡劣的嚴重欺凌事件,必要時可將實施欺凌學生轉送專門(工讀)學校或通過職業學校進行教育。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按專門(工讀)學校或職業學校招生入學程序報有關部門批準。”該方案暴露了當地對職業教育使命及意義的錯誤理解,對法律法規的錯誤使用和對招生程序的錯誤解讀,職業教育可以說是被“貶低到塵埃里”——屢教不改或者情節惡劣的問題學生需要被“降格”至與職業學校學生為伍,職業學校學生被人為地設定為“劣等生”。

作為一種獨特的教育類型,職業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在于其滿足了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需求。然而,現存的教育體系、招生制度與就業環境使職業教育的“合法性”大打折扣。從教育體系的視角來看,職業教育并非“一個類型”的教育,而是被設定為“一個層次”的教育,且是處于較低層次的教育;從招生制度的視角來看,中職學校的招生位列普通高中之后,高職院校的招生位列本科院校之后,職業教育“最后批次”錄取的窘境長期存在;從就業環境的視角來看,職業學校畢業生待遇偏低、擇業和升學受到限制與歧視的現象屢見不鮮。

我國職業教育的現代化進程任重而道遠,而培養大國工匠、實施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就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最佳機遇。那么,職業院校如何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呢?

職業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徑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必須堅持育人為本,致力于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合作開展專業建設、合作開發課程體系和教學標準、合作建設實習實訓場地,校企雙主體共同培育學生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形成是靠各個教育環節的累積而養成的,因此,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活動、無論是文化課教學還是專業課教學、無論是實驗實習實訓還是頂崗實習,都要注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和養成。

產業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生產勞動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是被普遍認可和遵循的行業習俗、規范、制度、準則和價值觀,其包含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國產業文化有3個重要來源,一是中華悠久的、優秀的傳統文化;二是近代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工業文明傳播對我國行業的文化影響;三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發憤圖強中形成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產業文化。目前,職業院校學生對本專業所對應的相關行業的歷史文化和企業文化知之甚少,迫切需要通過產業文化史的學習提升其整體人文素養、職業素養和工匠精神。廣大職業院校可以通過開展大國工匠和勞動模范進校園活動,廣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通過建立大師工作室等舉措,傳承和弘揚工匠精神;通過引進行業規范、職業規范和崗位規范,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通過開展能夠展示工匠精神的各種比賽活動,激勵青年學生的工匠精神實踐和養成。

(作者分別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高教研究所研究員)


友情鏈接:
首頁 | 理事會組成 | 協會文化 | 建機安全 | 名師專家 | 在線學習 | 政策法規 | 技能競賽 | 教材資料 | 在線留言 | 聯系我們 | 公益活動
 

主辦單位: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建設機械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             
Copyright (C) 2007-2008 中國建設機械職業教育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50984號-1
網站維護:北京建筑機械化研究院(廊坊部)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61號,郵編:065000 咨詢電話:400-685-8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