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建設報
□ 王 佳
時代在發展,建筑業也在變革。
繼“十一五”以來,BIM已成為國家戰略,從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部到各地政府,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推進BIM技術在建筑行業的深化應用。BIM正式進入中國以來,已成為熱搜詞匯,上頭條、上兩會,BIM概念迅速席卷建筑業。從概念上來說,BIM有3種不同層面的含義:第一個層面是利用軟件工具的建模過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第二個層面是模型數據的獲得(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第三個層面是基于模型數據的管理(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那么,到底何為BIM?BIM能給行業帶來什么?建筑行業的不同參與方站在自己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讀,也給參與人帶來了很多誤解。BIM是一個覆蓋泛建筑業全生命周期,由全角色參與的數據過程。“BIM技術將帶來行業的巨大變革”,這不僅是因為BIM能輔助提高建筑業單方面的效率,更是由于它貫穿了建筑物從規劃設計、工程建造、運維管理、拆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可以毫不夸張地說,BIM改變了建筑全行業的工作方式,并由此帶來管理的全面提升。
被提升為國家戰略的BIM,若想被快速、安全、健康的應用,離不開兩大核心要素的輔助——一是人才培養,二是先進技術的研發。在這兩方面,擁有諸多專業型人才、具備建筑業新生代創新能力的高等院校,是當仁不讓的建筑行業BIM戰略生力軍,可以成為BIM科學理念的傳播者、人才培養基地和先進技術的研發基地。
然而,現實卻有些“骨感”。僅以高等院校最“看家”的本領——專業人才培養為例。當下,大多數高等院校在BIM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缺位”現象:沒有適用于BIM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沒有形成專業教師梯隊、沒有完整的BIM課程體系和課程建設、沒有專業的BIM實驗室。因此,很難成規模地培養出BIM技術應用人才,更難以滿足行業對高校人才培養的急迫需求。在今年兩會上,有政協委員提出“高等院校土木專業增設‘BIM技術’課程”的建議,這是行業的呼聲,也是高等院校的集結號。
當然,在廣大高等院校中也存在“先行者”。北京建筑大學從2010年起就以校級選修課和專業課相結合的方式,從各個層面開展了BIM課程的教學工作,既有在全校各專業的BIM科學理念的普及,又有針對不同專業、不同應用背景的實操能力培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時,為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該校建立了BIM體驗中心,與多家全球頂尖軟件公司開展合作:由軟件公司無償提供軟件資源用于教學工作,使學校可以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開展實操性的教學實踐;經軟件公司引薦,將世界級應用案例和大咖帶進課堂,為學生講授全球領先的BIM技術和未來。幾年來,北京建筑大學的BIM課程日漸完善,已成為專業培養方案中的核心課程之一,也為北京市的對口單位輸送了大量的相關人才。
在高校,教學和科研存在很好的互動和互補,在有了較好的教學基礎和師資隊伍后,學校就會有能力在BIM的技術研發方面做出更多嘗試。據了解,近年來,北京建筑大學在BIM核心技術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該校通過“產學研用”合作,開發出一套BIM與云計算結合的應用系統;參與了中美能源項目的示范工程;與北京市消防局和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共同研發出基于BIM的數字化消防管理平臺;相關研究獲得了BuildingSmart2015香港的最佳應急大獎;BIM+VR成果在2017年第十一屆“北京—意大利”科技周上獲得廣泛關注。近期,該校還參與了包括冬奧會建設在內的多個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BIM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