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技術工人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力量,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近年來,隨著我國制造業水平不斷提升,對于高級技工的渴求日益迫切。但在現實中,高級技工缺口卻越來越大。結構性用工荒問題日益突出不但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大瓶頸,也會制約廣大工人收入水平的切實提高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且這種“技工荒”的情況在各行各業和各地普遍存在。面對這種情形,為了招工,企業之間互相抬價搶人,紛紛開出漲工資的“口頭承諾”,甚至導致一系列的勞動糾紛。
公眾轉變“惟學歷論”觀念
職業從來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舉例來說,在德國,即便是最普通的技工也屬于中產,他們憑借精湛技術得到社會普遍認可,不但工資高于公務員甚至高于大學教授,并且能過十分體面而受尊敬的生活。
基于此,公眾固有的思維應該轉變一下,少一些“好聽點叫工匠,客氣點叫藍領”的戲謔與偏見。筆者認為,要想轉變思維,則必須從制度設計上破除“惟學歷論”,同時,要提高技工待遇,營造“技工光榮”的氛圍,要讓大家提到技工,首先想到的就是相對高的工資以及非常體面的生活和受人尊敬的地位。
職校轉變教育培養觀念
杭州蕭山技師學院院長許紅平表示,職業學校教育要轉變觀念,打造“三位一體”(即人品高尚人脈豐富、專業理論基礎扎實、專業操作技能精湛)的高技能人才,要力爭使學生經歷一線鍛煉后,能夠有機會成為企業技術骨干、班組長、廠長甚至總經理,過上幸福體面的生活。
據了解,該學院近年來創新出“一體兩翼多平臺”的多元辦學模式,探索了以培養五年制“高級技工+大專學歷”和六年制“技師+本科學歷”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同時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銜接的全日制學生培養體系。在此基礎上,該學院還在構建“高技能+高學歷”的成人高等教育和在職人員技能培訓完整體系。目前,該學院的學生可謂是“供不應求”,學生在實習期間就被許多知名企業一搶而空。
企業轉變人才隊伍建設觀念
事實上,從職業院校到用人單位,技校畢業生成長為熟練技工甚至高級技工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些行業,培養一名高級技工,往往需要經過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淬煉,企業需要投入足夠多的時間和耐心。然而,現實情況是:各個企業都期望招到業務嫻熟的“老手”,培養技能人才的意識不強,對于剛剛從職業院校走出來的新手沒有耐心培養,不愿為員工支付學費,不愿讓員工脫產培訓和進修,因此高級技工短缺。
所以,企業必須轉變“功利性”用人觀念,要給職校畢業的年輕人成長的時間和機會。不過,也有一些企業反映,他們好不容易培養出了高級技工,卻在學成之后紛紛跳槽,另攀高枝。企業時常面對“技術工人流動性大、高級技工隊伍難以穩定”的問題。筆者認為,針對此問題,企業應建立給予合理的高技能人才激勵政策,滿足這些人才的福利待遇要求和職位優越感。
綜上所述,填補高級技工的巨大缺口不是簡單的做加法,這需要社會、職校、企業在政府的帶領下發揮聯動作用。相關部門要加大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和投入,優化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家長和學生要轉變觀念;職業院校要不斷改進創新教學模式,力爭“所用即所學”;用人單位應該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只有這樣,才有能力拆掉技工培養的隔離墻、打破技工成長的天花板,培養出更多的高級技工,并讓他們在自主創新中發揮更多創造力,助力中國制造駛上快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