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制造業大國,但此時的我們還不是制造業強國。做大做強中國制造業,說到底就是提升中國制造的技術含量和質量水平,“工匠精神”需要貫穿始終。在制造業強國紛紛推出更高更新更強的制造業戰略時,中國制造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轉型升級壓力,要成為制造業強國,“工匠精神”是催化劑。如何培養“工匠精神”?職業教育應該發揮決定性作用。
不久前,筆者赴德國考察職業教育,通過聆聽專家授課、觀摩課堂、參觀企業和培訓學校,不僅深入地了解了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而且深刻體會到什么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法制健全 結構合理
政府主導,行業參與,政府在職業教育發展中起絕對性作用。首先是立法,德國《職業教育法》的頒布促進了職業教育發展,同時州立法使職業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其次是行業參與,行業的加入為企業與學校之間架起橋梁,使學生在企業與學校之間形成交叉學習的模式,行業負責對企業進行評估、對學生在企業實踐情況進行督察、為校企對接提供平臺,有效節省了學校與企業的精力和時間。由行業負責對教育成果進行評估,真正實現了考評分離,提高了職業資格的含金量。最后是校長職能明確,校長的主要工作職責就是治學,對教師進行評估、修改和完善教學大綱、對學校實施管理,確保辦學質量不斷提升。學校的其他輔助工作均由政府負責,減輕了學校負擔,使辦學、治學能夠更加專精。
企業參與度高。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之所以取得成功,與其教育的最終目的有關,那就是以就業為導向,達到入學即實習、學習即工作的要求。在德國,大中型企業和較為有實力的小型企業均吸納職業學校的實習生,并為他們提供工作實踐平臺。校企共同培養人才,解決了企業用工難、學校分配難、社會富余勞動力多的問題,實現了社會、企業、學校、學生多贏的局面。
學校企業各司其職
技能養成的重心側重于企業。德國“雙元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技能養成的重心更側重于企業。在參觀德國職業學校時筆者發現,他們幾乎沒有我國職業院校標配的大型實訓場地,主要采用強調“教、學、做”貫通整合的一體化教室,一方面減輕了學校的資金投入壓力,另一方面在企業完成的實訓課程有的放矢,為今后就業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礎。
學業與就業同步,突出就業導向。教學內容符合企業實際是職業教育的出發點,培養學生的入職能力是職業教育的落腳點。在德國職業學校,學生學習專業的同時,必須要找到實習單位,并將在企業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帶回學校研習。解決問題的主線貫穿整個學習過程,提升了學生就業的適應能力與工作能力。
教學環節融入“工匠精神”
德國沒有專門的德育課程,而是將所有的教育融入學校教學全過程,潛移默化的方式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
項目教學模擬真實企業流程,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深入德國職業學校的課堂能深深地感受到,教師已經將綜合能力的培養融入項目教學中,每個學生不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時要和組內人員進行配合才能完成項目,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得到提升;為了解決項目涉及的課題,學生必須自己設計需要的原材料,并以書面形式向其他角色組提出購買需求,這時就需要進行成本核算。通過這一系列程序,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統籌思考能力和成本意識。
精益求精、重視細節,培養學生“工匠精神”。觀摩一些學生的上課過程,給筆者留下較深印象的是印刷課。教師帶領著學生進行色彩調試,在調試的各個環節,每一名學生都能認真地使用滾刷進行著色,學藝術出身的筆者一眼便看出顏色調試已經相當準確,幾乎沒有色差,但此時學生依然用對比鏡將自己調試的色彩與色卡反復比較。可見,教師在細節的要求上十分嚴格,這正是對“工匠精神”的培養。
教學質量 職教生命
教師的水平決定了教學質量,德國的職業學校十分重視對教師的培養和評估,教師會定期進行培訓,同時會利用假期時間到企業進行實訓,以提升自己的綜合水平。校長會以多種形式對教師進行評估,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聽課,通過評估為教師加分定級;校長是從最好的教師中產生的,如此做法有效地激發了教師提高自身能力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從國家立法到學校職能,從校企合作到教學方式,從教師的自身能力到學生的嚴謹學風,環環緊扣,成為培養大國工匠的閉環。其中,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是一個舉足輕重的環節,相比應試教育而言,“雙元制”教育更有利于深入發掘學生自身的潛能、促進學生自我提升、縮短學生在企業磨合的時間。同時,在校期間所培養的“工匠精神”,已經厚植在學生的行為習慣之中,為德國工業4.0的實現打下良好基礎。
筆者認為,提升職業教育質量是培養“工匠精神”的重要環節,職業學校的作用不可或缺。結合我國職業教育特點,我們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強。一是繼續深化與企業深度融合,讓企業參與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評估等各個環節,使培養方向與企業需求相一致。二是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尤其是要定期到企業進行提升,使之適應社會需求。三是加速推進教學改革,改進教學方法,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四是將“工匠精神”培養落到實處,不要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應貫穿于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從每一個細節入手。
職業教育只有從理念上推進改革,才能真正成為培養具備“工匠精神”人才的基地、成為培養大國工匠的搖籃、成為助推“中國制造2025”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力保障。
(作者系天津機電工藝學院黨委書記)
王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