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年一度的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37家部委和單位共同主辦,被譽為全國職業教育“奧林匹克”盛會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天津鳴鑼開賽。本次大賽以天津市為主賽區,同時設立包括山西省、吉林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在內的15個分賽區,項目涵蓋75個大項94個分賽項,共有500萬名職業院校學生報名參賽。與往年相同,天津國土資源和房屋職業學院承辦了工程測量和建筑CAD兩個賽項,參加決賽的學生達400余人。
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從項目設置、比賽內容再到選手考核等各個方面,本次技能大賽到處體現著對工匠精神的弘揚。工程測量賽項裁判長江蘇省測繪資料檔案館教授唐根林說:“比賽要求學生擁有規范的操作。這看起來很形式,但形式里面卻大有內涵。一方面,這是現實生產的需要�,F在很多企業都在貫徹質量工程、精英生產等理念,對學生規范操作的職業素養要求很高。另一方面,操作規范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內容。工匠精神是由方方面面的細節組成的,不僅僅是高超的職業技能,更是良好的工作規范和職業素養。在我看來,規范且專注地做一件事,把它做到極致,這就是工匠精神,而這些參賽的學生們都可看作是‘大國工匠’的種子。”
“技能大賽不僅僅是學生切磋技藝、提升技能的舞臺,更是觀察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水平的一個窗口。學校教學載體的選擇就直接源自大賽,大賽又是檢驗課程教學成果的方式�?梢哉f,大賽就好像一座橋梁,將企業需求與教學需求,大賽內容與教學內容,大賽標準與實訓標準很好地連接起來。因為,大賽本身就是校企合作的產物。通過大賽,學校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提升,與各行各業緊密合作的力度得到加大,學校的專業設置更能貼近區域經濟發展,為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天津國土資源和房屋職業學院院長王釗對記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