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建筑類專場暨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2016屆畢業生公益洽談會在徐州舉行,來自國內的300家企業提供8000個崗位,吸引了省內外5000余名大學生進場求職。到場的企業不僅有省內的大型國企、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還有浙江中聯、海信電器、上海通用等跨省外地名企;求職的學子除徐州本地外,來自武漢、南京、揚州等地的學生也專程來應聘。據了解,招聘會上建筑類企業占70%,提供的崗位多是造價、建筑施工、監理等,非建筑類企業有酒店、藥業集團、證券公司等,提供的崗位涉及文秘、營銷、行政等。其中本科生的薪資起點基本在2000元以上。
徐州籍大學生許碩在南京理工大學就讀土木工程專業,從網上得知此次招聘會,專程坐火車趕來。一上午,許碩投了3份簡歷,都是建筑類企業。其中有兩家公司看過許碩的簡歷,經過溝通后,當場與許碩達成初步意向。
江蘇大彭建筑項目管理公司的招聘負責人說:“像許碩這樣已經取得江蘇省初級造價員資格證、高級電工證,獲得過校級獎學金,還有豐富的實習經歷的同學,一般都是公司的首選。”
很多理工科的同學來求職時都懷揣各種資質證書,如造價員、電工證、鉗工證……在大學期間,有不少同學已經取得了相關專業的資格證書,也是為了就業時增加砝碼。除擁有專業資格證書是求職武器之外,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實習經歷的學生,以及在校期間獲得各類獎學金的同學,也能獲得用人單位的優先考慮。
雖然招聘會理科生居多,用人單位提供的崗位也多集中在專業技術領域,但筆者注意到,不少用人單位也十分注重求職者的溝通表達能力。江蘇智匯錫建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在招聘工程造價員時,凡是簡歷過關的同學,都會被問到同一個問題:“你最近看書嗎?看的是什么書?”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之所以設計這個問題,正是考察求職者是否為學習型大學生,通過他們所談及的最近看過的書的心得,又可以看出該同學的思路和表達能力。雖然招收的是造價員這樣的工科生,但這種崗位也需要溝通表達能力較強的人,因為要代表公司去跟客戶談判溝通。
傅倩 肖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