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建設報
趙 俊
隨著建筑產業化進程的推進,建筑產業化技術人才缺口日益增大。毫無疑問,人才的培養與儲備是實現建筑產業化,并使其得以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和關鍵要素。
2016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表示,要大力培養裝配式建筑設計、生產、施工、管理等專業人才,鼓勵高等學校、職業學校設置裝配式建筑相關課程,推動裝配式建筑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所需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這要求高職院校緊跟建筑產業轉型升級,助推建筑產業現代化人才培養、培訓。多年來,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建筑工程系(以下簡稱“建工系”)本著“走在前列,干在實處”理念,勇于探索,積極實踐,走出了一條既適合自己又可助推地區經濟發展的專業化人才培養之路。
走在前列
據了解,建工系下設包括建筑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管理、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市政工程技術、地理測繪信息5個專業,是山東省優質校建設中的核心專業群,是教育部、財政部“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重點專業,是山東省首批“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招生試點專業即“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銜接山東建筑大學工程管理專業”,是濰坊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曾多次承辦高等職業學校建筑類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項目和省高職院校土建類骨干教師培訓項目,已經形成“課內實踐、仿真模擬、真實情境訓練”三位一體實踐教學體系。
為培養適應現代建筑產業化的專業技術人才,建工系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與裝配式企業合作,開設校企合作班,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雙方優質資源,開展裝配式人才培養,助推建筑產業現代化轉型升級。
干在實處
近年來,建工系經過調研摸索,從體系、目標、活動等方面實施改革,從而實現了一套系統化、科學化培養裝配式建筑人才培養模式。
第一,不斷完善規范培養體系。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對“建筑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人才集成度、能力匹配度的綜合提升,是驅動高校傳統建筑專業轉型的動力源之一。建工系積極推動制定《高等職業教育裝配式建筑方向人才培養教學指導方案(標準)》,先后組織國內裝配式專家論證完成建筑工程技術、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等專業(裝配式建筑方向)人才培養教學指導方案,并進行多輪研討,不斷完善,為全面推進、共同提升建筑產業現代化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標準性文件。
第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企業提出裝配式建筑產業化中對人才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的需求后,建工系結合區域產業特色,培養具備從事中小型裝配式民用建筑的設計、裝配式建筑構件拆分設計、構件生產、裝配式建筑施工以及建筑設計成果表現、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能力,適應裝配式建筑設計、生產、施工、管理等職業崗位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
建工系在注重學生專業素養培養的同時,還在課程設計和實訓中強化學生對裝配式建筑產業化的認知,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責任意識,提升其職業自豪感。
第三,深入研討裝配式人才培養方案。建工系以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打造山東省優質校品牌為契機,促進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相融合,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建筑業,深入推進建筑業與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該系根據裝配式建筑產業鏈核心崗位,全面開展現代建筑技術專業建設,在學�,F有專業基礎上,升級人才培養方案,使之更加貼合產業鏈發展,直通核心就業崗位。
第四,打造在線教育平臺,建造實訓基地,實現“線上、線下,職場化”混合式教學。建工系與企業共同開發裝配式建筑虛擬仿真系統、裝配式建筑結構體系教學實訓模型、資源庫、精品微課等,通過創新教學手段激發教師教學活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結合裝配式建筑一體化實訓基地,提高學生實踐的能力。
同時,建工系還積極與企業聯合開發裝配式建筑在線教育平臺。由信息化工程師將生產建設全過程素材運用虛擬仿真、動畫制作等數字信息加工技術模擬生產環境,再現工藝難點接軌人才培養方案,先后共形成具有先進引領作用的課程設計、課程標準、授課計劃、試題庫、實訓任務書等文本資源540個,數字化教學課件360個,微課450個,動畫視頻270個等。
第五,組織校企合作班師生積極參加素質拓展活動。為扎實推進校企合作戰略、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素質,建工系校企合作班多次舉行素質拓展活動。師生通過拓展活動感悟到:只要確定目標,堅持不懈,就一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榮譽的價值、集體的力量、責任的擔當,只有以正確的價值觀為引領,盡責擔當才能夠取得成功;團結是力量的源泉、團隊是成功的載體,只有集聚眾志,個人融入集體才能夠取得成功。
|